“降噪耳机获得认证”不实报道引发关注,CAIA发布声明
1月中旬,一篇《仅 2 款降噪耳机获工信部 A 级认证,五成降噪耳机存在问题》引发争议,形成热搜。经过媒体的一顿挖,始作俑者“互联快报网”浮出水面。
至于互联快报网是什么来历,呃,自己看吧。
那互联快报网炮制爆款软文用了什么材料?经过一番顺藤摸瓜,发现信息源是《智能降噪耳机与通话降噪耳麦多场景性能测评研究报告》
其中,“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还真是工信部下属单位。但继续看下去就发现问题了:研究报告基于的样本数量是12个,然而据统计目前降噪耳机厂商仅国内就超过300家。且不论该研究报告使用的测试方法是否科学,测试结果是否客观权威(已经被媒体质疑+嘲讽),单从样本选取数量来看,不足以覆盖和反映整个市场。而互联快报网据此得出“2 款降噪耳机获工信部 A 级认证”的论点,进而夹带私货,恰饭达成,堪称素材剪辑大师,软文界楷模。
TWS降噪耳机市场增长很快,技术和性能迭代迅速。TWS的产业链几乎都在中国,可以说TWS是我国经济和消费电子技术领域不可小视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标准和规范的缺乏和滞后导致了混乱,一些厂商和媒体趁机浑水摸鱼,从中获利。
为了让行业良性有序发展,在2021年12月,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CAIA)发布了团体标准T/CAIACN 006—2021《无线降噪耳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该标准对无线降噪耳机的技术要求、测量方法、检验规范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可望终结眼前的纷乱。致力于音频产品科学、严谨、全面的综合评价的AudioTOP音频网在第一时间对该团体标准表示了关注和支持:
http://www.audiotop.net/newsinfo/2344388.html
但标准推广并非一朝一夕,“2 款降噪耳机获工信部 A 级认证”这种令人哗然的文章在短时间内还会出现的。昨天,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CAIA对这起“降噪耳机获得认证”报道引发关注事件发布了声明,以下是声明全文(附:声明原文影印件)
“近些年,随着行业发展及技术升级,主动降噪已经成为中高端无线蓝牙耳机的标配功能。在此背景下,消费者对降噪耳机的降噪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场上不断涌现出各类针对降噪耳机降噪性能的测评。
近日,网络出现“根据工信部对耳机的检测评估,仅……两款降噪耳机获得A级认证”、“共四款降噪耳机获得工信部A级认证”的报道,并一度冲上热搜(1.5亿次阅读)。因报道中包含了部分虚构内容和不实信息,引发了舆论的高度关注。
应企业要求,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对相关事宜声明如下:
一、降噪耳机现状
在2020年底至2021年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开展的一项“针对降噪耳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监测”工作中,有30批次降噪耳机降噪量未达到10dB,认为降噪能力不足;16款降噪耳机尽管标称支持“降噪”,但实际样品不支持主动降噪,存在较为严重的虚标问题。这次风险监测是由国家数字音视频及多媒体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以及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同承担,监测结果依据标准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经协会查询,由于当时相关标准还未制定完成,承担机构只能依据EN50332:2013《Soundsystem equipment: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ssociated with personal musicplayers》、YD/T1884-2013 信息终端设备声压输出限值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15528-2013 语音通信用传声器和耳机测量方法》、SJ20864-2003《有源抗噪声送受话器组通用规范》等标准,以及行业普遍认知进行监测工作。
二、标准进展
随后,根据承担单位反馈建议,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联合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等21家相关企事业单位,加速推进无线降噪耳机降噪性能相关团体标准的研制工作,重要成果T/CAIACN006-2021《无线降噪耳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已于2021年12月31日发布。该标准作为首个专门针对无线降噪耳机的标准,填补了国际空白。自此,“降噪”指标有了具体要求和标准的测量方法,消费者选购相关产品有了更直接的依据。
三、认证进展
目前,根据T/CAIACN 006-2021《无线降噪耳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协会已经同步更新了《金耳朵选择产品(CGEC)评测评价规范》、《高保真音频(CPHA)评测评价规范》和《蓝牙耳机主动降噪能力测试规范》中降噪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相关规范对客观检测指标和主观听音评价同时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作为消费者选购相关产品和企业提升产品音质的重要参考依据。
为保证消费者合理权益及行业规范性,近期,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将携手多家行业权威检测机构根据T/CAIACN 006-2021《无线降噪耳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对行业降噪耳机产品开展评价工作,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四、总结
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通过高质量的标准规范提升行业整体产品质量,引导行业整体良性发展;同时,要加大对市场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监测,强化标准落地执行,将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低劣产品剔除市场。
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将继续联合重点企事业单位,共同推动重点标准研制和相关认证工作,为提升行业产品整体质量水平提供保障。协会相信,通过业界各方努力,未来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必将获得更多全球消费者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