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铁入耳式,但是双动圈:FH19两圈六铁旗舰耳机体验
圈铁入耳式,但是双动圈:FH19两圈六铁旗舰耳机体验
AudioTOP
FH19是飞傲公司新推出的圈铁混合入耳式耳机。从序号19倒推可知,这是FH9的升级型号。FH9是三年前的产品,当时是飞傲耳机产品线中的旗舰,定价也是最贵的。因为有珠玉在前,FH19的出场想必带着某种要超越的使命感。
FH19的外壳采用了纯钛和7系航空铝打造,表面磨砂处理,金属质感强烈。半封闭声学腔体设计,开了两个窗。据悉,这次用钛和铝两种材料目的是为了减重,因为要把多出一个动圈单元的重量找补回来。
外观长得已经不太像了。三窗变成两窗,耳机的线条,也从之前的比较圆润,变成了相当硬朗和张力。但透过表象,仍然可以察觉到两代的一些共性:金属材质的外壳、半开放的声学腔体、螺纹式可换阻尼滤网等等。这些既有设计范式在FH19身上延续。
8芯单晶纯银线材,mmcx 四瓣膨胀尾插。插头是一贯的螺旋式快拆4针口,兼容3.5mm和4.4mm。线芯利兹结构,线身麻花编织。手感粗壮但柔软,线皮光滑没有粘滞感。
三对调音阻尼滤网,螺纹接口。其中绿色的一对仅有保护网,没有阻尼层,高通透,是出厂标配。
耳套配置情况仍然慷慨,除了一扁盒,还有额外的三袋,12+3+3+3+1,共22对。种类很丰富,单节双节,硅胶海绵,硬和软,应有尽有。
其中有一袋套子透明得像水母,是液态硅胶材质,裙边柔软。
首次见到这个形状的皮质收纳盒,我怀疑它在内涵自己是六边形战士。盒子的版型是挺正的。
一个老槽点。盛放耳机的塑料框,卡槽仍然十分紧涩。取出耳机跟生产一样费劲。保耳机还是保框?当然是保框了。线拉断了可以走售后,框坏掉就未必了。力大砖飞不犹豫。
一个直观的升级点位于核心部分,发声单元的数量从7个变成了8个。前代是1动圈6动铁,而现在FH19增加了一个动圈,变成2动圈6动铁的单元组合。
圈铁混合式结构现在已经是耳机的常态之一。把两种单元组合,各取所长,拓宽频响,增强耳机的表现力,这是一种很朴素的想进步的动机。多年前,我第一次听到这种结构的耳机,惊艳其透彻华丽之余,又感觉到哪里不太对。那种不相融感和台阶感,就好像是把鸟的羽毛插到了哺乳动物身上。也就是说:拼接略为简单粗暴,PS痕迹比较明显。
不同原理的声音换能器混在一起,音色的融合度是个问题。但是这些年随着单元技术和分频技巧的不断进步,这个突出的问题已经被时间和技术慢慢磨平。或者至少在FH19上面是如此。当我听FH19的时候,已经听不出所谓的台阶感了。于是我的想法是:这真的是一条圈铁混合耳机吗?
讲道理,如果衔接不再被察觉,那就意味着不融合的问题已经被解决。
在FH19中负责衔接低频和高频的是两颗定制楼氏中频动铁DFK,这是2ch结构的复合单元。在前代FH9上面也有类似的单元组,但这次重新定制的单元针对中频段做了增强,通过增加开孔来提升进出气的量,用能量感填补中频段的空虚。此外,FH19采用四分频,让中频段能量被精细分配,从而和高低两端更好的衔接。
从两代的频响曲线图来看,FH19在900~2k区域的响度有3到5个dB的抬升,看来中频的能量是补进去了。此外,低频的末段往上翘的趋势,在这一代上得到了压制。
针对中音和高音单元的重叠区,FH19设置了中频陷波滤波器,吸收能量尖峰,来抑制播放中齿音的发生。
高音/超高音,仍然由经典的楼氏SWFK-31736负责,2ch复合结构。大家在耳机导管口看到的动铁单元就是它了。
中频组的增强是相对于前代的一个变化,另一个大变化发生在低频组,也就是动圈,单元数量从一个增加到了两个。动圈和动铁音色不融合,除了灵敏度的差异,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两者的速度不一样。动铁振膜小响应快,而动圈相对动铁而言太庞大,响应会慢不少。灵敏度的高低差异,其实容易找平,但不同步就比较麻烦。早期的一些圈铁耳机,翻车就翻这里。
FH19采用两个动圈单元,面对面放置,独立驱动。一方面是增加了驱动力,另一方面是增加阻尼,从而改善低音组的瞬态特性,加快响应速度。动圈的速度快了,和动铁组就协调同步了。
这两只动圈单元由飞傲和东京音响株式会社共同研发,13.7mm规格。在入耳式耳机的类型中,这个尺寸已经属于大振膜。音圈引线采用悬浮引出,而不是用胶水贴附在振膜上。这样做的代价是单元的制造难度和成本增加,但好处是会让膜片的运动更轻盈自由,不受引线的干扰,减少失真。
实际称量,FH19单边裸塞重11.1~11.2克。看克数是比较重的,念在它是纯金属外壳,里面又塞了这么多单元,还双动圈,情有可原。
耳机重心的分布比较合理,没有往外侧翻的倾向。绕耳之后,佩戴相当稳固。贴合度不错,外耳位置无异物感。
FH19的调音大体是端正的,但会在端正的附近做小幅摇摆,制造一些趣味和个性。中高音比较的活泼明快,有一点似有似无的轻微染色。在把绿色滤网替换成黑色平衡滤网后,明快依然,而染色得到吸收。我个人而言,更偏爱黑网一些。
中频平滑,信息量充分而不刻意。无论男声女声,都几乎没有齿音可闻。可见,陷波器确实是有用的。
低频质感的表现比较有意思,介于蓬松和坚实之间,并随前端的驱动能力而变。当使用砖型播放器时低频较为紧实,当使用小尾巴时则蓬松一些。但即便是低功率的小尾巴驱动,FH19的低频也不会散架,仍然能保持形体和弹性。
低频有不错的爆发感和下潜,要量感也有量感。动态储备感觉挺足的,强弱对比可以用相当庞大来形容。大开大合,能爆得起来。
FH19是一条初开声就听不出毛病的耳机。中频不凹,高频和低频不突兀,衔接顺畅。由于耳机包含了动圈单元,因此在进入正式听音环节前,我把它煲了10个小时左右。这样轻度的磨合老化之后,会感觉声音出来更松一点。耳机的灵敏度比较高,毕竟都这么多单元了,能低到哪儿去呢。音量稍微往上调一下就动静挺大,我用下来的感觉是它不怎么吃功率。
作为踩在旗舰肩膀上的升级款,FH19给人的感觉是全力以赴。可能厂家给自己设定的也是只许前进,不准倒退。相对于单一的动圈或动铁,圈铁耳机的技术更为复杂。剖析这条FH19的过程,也就是在看一场耳机调音技巧大赏,让人大开眼界。从单元选型,技术含量,用料做工,到最终的音质呈现,以及配件附件,诸多方面综合来看,FH19撑得起旗舰这个角色。